科研进展 /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ess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科研进展

新论文介绍:Early Eocene Asian climate dominated by desert and steppe with limited monsoons

[发布日期: 2014-12-30 浏览量 1258]

  古气候重建显示,古近纪(大约35-60百万年之前)亚洲的气候格局是一种带状格局。一条宽广的带状干旱带/半干旱带控制着我国大部分地区。然而,以前的研究并没有揭示这条带状干旱带/半干旱带的形成机制。在这篇新的文章中,我们用全球大气模式,在更好的古地理重建条件下,模拟了早始新世50百万年前亚洲气候;并考虑古气候对轨道参数,地形,植被和海温及大气CO2浓度的敏感性。我们模拟显示,一条年降水量小于800mm的带状干旱/半干旱带纬向分布在古北纬20至40度之间。根据柯本气候分类,这条干旱带属于沙漠(BWh)和草原(BSh)气候。类似于地中海气候出现在我国西北内陆及中亚。这一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古气候格局重建相一致。模拟表明,这一宽广的带状干旱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50百万年前副热带高压的控制。由于50百万年前,全球温度大约比现代高出12摄氏度,副热带的分布范围比现代更加靠北;当时的高温使得干旱带的分布范围变宽,其北界可以达到古北纬40度附近。敏感性试验表明,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,是最有可能在当时放大海陆热力差异并加强季风环流的因素;季风气候可以 在早始新世短暂出现,但对于整个早始新世气候来说,并不起主导作用。<br /> &nbsp;&nbsp;&nbsp; 这一研究,使得我们对古近纪亚洲古气候的理解更加完善。过去我们一般认为,在带状气候格局下,季风气候是不可能存在的。但这个研究证明,在带状气候格局下,季风气候可以短暂出现,虽然它并不起主导作用。